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舟山旅游网 首页 海岛资讯 旅游资讯 查看内容

舟山旅游专属名片贝雕传承人

2020-6-12 08:33| 查看: 1405| 评论: 0 |原作者: admin

简介:  舟山的贝雕以立体、小巧、实用为主要特色。手工艺人对于贝壳,有着巧妙的运用,在他们手中,贝壳可精制成花鸟、山水、人物等浮雕,形象逼真。   76岁的夏雨缀一直从事舟山贝雕和螺钿镶嵌制作,整整50年。他说 ...
W020200611590587796355.jpg

  舟山的贝雕以立体、小巧、实用为主要特色。手工艺人对于贝壳,有着巧妙的运用,在他们手中,贝壳可精制成花鸟、山水、人物等浮雕,形象逼真。
  76岁的夏雨缀一直从事舟山贝雕和螺钿镶嵌制作,整整50年。他说自己与贝雕一结缘,就是半个多世纪,见证了它的兴盛和衰落,也坚守了一生。
  2012年,“舟山螺钿镶嵌制作工艺”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舟山贝雕”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夏雨缀成为了这两个省级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他说,希望借由自己的力量将这一非遗成果一直传播下去。
W020200611590587793144.jpg

  爱写生的美术老师给了我深远的影响
  我是定海烟墩人,9岁才读书。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大沙中心小学的一个美术老师对我非常好,那时全校共有800多个学生,因为学校离家很远,所以我寄宿在学校,每次这个美术老师外出写生,总是会带上我。这让本来就喜欢描描画画的我,更喜欢美术了,对我的影响也很大。后来我在农村下乡干活时,空闲时间也没有放弃画画。
  文革的后期,经济生活开始逐步恢复,那时候小年轻结婚的家具上都需要雕刻描花,很多木匠漆匠都不太会弄,知道我会涂涂画画,就常让我去帮忙。那时候我才17岁,跟着木匠学木雕设计,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与雕刻这门手艺结下了不解之缘。
W020200611590587800688.jpg

  白骨镶嵌首次尝试
  有一回我跟着木匠师傅去岱山长涂干活,结果有一位老人看我雕刻描花不错,就问我会不会给婚床镶嵌。原来他家儿子近期要结婚了,老人想给儿子弄个别致的婚床,因为婚床底板是红木,他不舍得描花,最好用白骨镶嵌。
  当时比较讲究的人家喜欢把牛骨镶嵌在床上,即白骨镶嵌。我小时候随母亲来定海,在半露亭看到有人做过。但当时我从来没有镶嵌过,所以我就跟这位老人说,“我先回家琢磨一下,到时将成品拿出来后你再决定要不要我做婚床。 ”
  舅舅是跑运输船的,见多识广。在他的指点下,我乘船到宁波镇海找到一家专卖牛骨、刀具的店,买齐材料回家搞试验。那时候我先用木板尝试进行镶嵌,做了几幅花鸟图。我将这几幅花鸟作品拿给老人看好,老人很满意,并决定让我给其儿子做婚床。
  于是我买了很多牛骨片,开始了白骨镶嵌的尝试。我先把描好的图案剪出来贴到白骨上,再用钢丝杆割出来,邻舍都说好看,我心里有底了。但怎么粘上去又成问题。做漆匠的舅舅告诉我,可以把黄鱼膏放进饭锅里蒸熟捣碎,等要用的时候,再拿出来蒸一次。我一试,蛮灵光的。两个月后我将这张婚床镶嵌完工了:床头是百子图。老人看了很满意。那一次的收入是45元。
W020200611590587806127.jpg

  拜师学艺学会了螺钿镶嵌
  学会白骨镶嵌技术后,我觉得我的技术得到了提升。但有人告诉我,有一位老太太家的大床也镶嵌了,但材质比我白骨的更好,看上去亮闪闪滑溜溜的。于是我特地赶到这位老人的家里,果然看到她家的床上镶嵌的跟我的白骨镶嵌不一样,特别好看。后来有人告诉我,这叫螺钿镶嵌。
  可那时周边会这门手艺的人没有,我四处打听后才打听到一位原籍福建的金塘老人会螺钿镶嵌这门手艺,于是我又跑到金塘向其拜师学艺。在那里学了20多天后,我终于学会螺钿镶嵌这门手艺了。
  舟山贝雕迎来了最辉煌时代
  1973年,舟山筹备成立了美术工艺厂,招募民间艺人。我也被招入其中。那时候我用一幅贝雕作品《牛郎织女》获得了厂方的认可,并与其他3名贝雕艺人成为舟山美术工艺厂的骨干力量。
  那时候全国其它省店里的工艺美术出口情况很好,舟山啥都没有,于是我设计了几款简单的贝雕工艺品,参加了全国百货看样订货会,结果一下子就接单40多万,成了订货会上的抢手货。生产量增加,美术工艺厂又招了不少人,加上当时的外贸生意,厂里一片繁忙景象。
  1974年,哈尔滨百货批发站来了两个人,说我们厂以后的产品,他们包销了。上世纪80年代,贝雕市场迎来最辉煌的年代,我们厂里产值每年翻番。
  1985年,我作为厂里的骨干获得了到浙江美术学院学习一年的机会。那时候我的贝雕作品大多是花鸟风景,很少涉及人物。这是因为我不太会画人物,每次设计人物总觉得力不从心。这次全省各地共有34个骨干到浙江美术学院学习,跟着老师就是学人物画。那时一位教授的人体结构造型课让我受益匪浅,我常常会拿着自己的作品跑去老师家里请教。
  等我进修回来时美术工艺厂里人手已增加到60多人。扩建厂房后,增至上百人。到了1987年,哈尔滨百货批发站已经包不住销量了,我们的产品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杭州国际百货商场、南京新街口、上海一百和城隍庙、北京王府井大街……除了西藏、新疆和青海,其他地方都有我们的贝雕作品。
  改良工艺花费40万元自制贝雕胶水
  因为企业转制等原因,1993年我自己出来办厂了,建立了“海天工艺美术厂”。那时候舟山贝雕已陷入了瓶颈时期,但我没有放弃,仍继续贝雕工艺品的生产,并深入研究贝雕工艺。
  那时候制作的贝雕,时间一久就会出现脱落、损坏的情况。记得有外销产品,一部分是冬天制作的贝雕,由于胶水问题脱落。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我就开始研究起贝雕胶水,一个人跑遍了福建、上海、江苏一带的化工厂,专门找人请教胶水的制作工艺,多方参考下,回到家中反复配比、改良,前后共投入了40万元,直到1998年上半年研究出自制胶水,用它们制作了6幅小作品。
  到2008年,这6幅贝雕作品依然十分牢固。这表明经过15年的反复测试,我终于成功了。 2016年我给自制胶水申请了专利。
  考虑成立培训基地进行非遗传承
  我的作品有很多,《开国大典》是我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设计的螺钿镶嵌作品,也是我耗时最久的一幅作品。在制作之前,我经常到图书馆和网上查找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并与不少国家级专家交流讨论,真正有把握了才动手。
  这幅长2.6米,宽近1米的作品,呈现的是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画面上的人物、和平鸽、汉白玉栏杆等均用螺钿镶嵌制作而成,立体感十足,开创了以螺钿镶嵌工艺表现历史人物群像的先河。
  我一直都想招徒弟,招不到的话这门手艺就要失传了。我对徒弟没什么要求,只要肯吃苦,有恒心,专心致志学习,我都愿意把手艺教给他。不过现在的年轻人都有点急功近利,把赚钱放到首位。
  现在儿子算是子承父业,兼职跟着我学习了贝雕、螺钿的传统手工艺,而多数时间他都干着自己的一份正式工作。毕竟好的作品,花费时间长,售价高,但有价无市。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贝雕是否能让年轻人“吃好饭”我无法保证。
  但这门贝雕技艺还是需要传承。上几天省里以及市、区的非遗协会负责人都建议让我开个培训基地,所以我也打算今年开设起来,让中小学生们既能了解贝雕的工艺,又能自己动手制作,把这门技能传承下去。

收藏 邀请
鲜花
鲜花
握手
握手
雷人
雷人
路过
路过
鸡蛋
鸡蛋

相关分类

返回顶部